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 - 為什麼有人容易暴怒 ?

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 - 為什麼有人容易暴怒 ?

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 - 為什麼有人容易暴怒 ?

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 - 為什麼有人容易暴怒 ?

有些人常常苦惱地說:「我真的不是壞脾氣的人,但我就是一點就爆,事後也覺得很後悔……我真的不知道怎麼了。」

其實,您不是唯一有這樣困擾的人。這種情緒失控的狀況,背後不是單純的「個性問題」,而是大腦裡有一套複雜的生理機制在運作。2025年發表在《Psychopharmacology》的綜論就指出:這跟大腦中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息息相關。當它的運作失衡,情緒就會像沒煞車的車一樣,失控暴衝。

 

多巴胺不只是快樂泉源,也可能是暴怒的開關

我們對多巴胺的印象,通常是「快樂荷爾蒙」、「獎勵系統」,覺得它是吃美食、談戀愛、追劇打電動的幸福來源。但您知道嗎?多巴胺其實也有「黑暗面」。

當大腦裡的多巴胺系統太過亢奮,它就不再只是讓人開心,而是會啟動大腦的「戰鬥模式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火氣來了就爆炸」的反應。這是一種來自遠古的生存機制,當我們覺得有威脅,就會變得比較衝、比較敏感。

特別是大腦裡兩個關鍵區域:「中腦腹側被蓋區(ventral tegmental area, VTA)」和「伏隔核(nucleus accumbens, NAc)」,這兩個地方平常是負責控制動機與獎賞的。但一旦它們太活躍,就像開錯方向的油門,讓人陷入情緒的失控。

有些人吵完架還會有一種「暢快感」,那不是您怪,是因為大腦在那一瞬間釋放了多巴胺,像是在偷偷獎勵自己「戰勝了對方」,但這樣的獎賞是短暫的,也可能讓人一次次掉入惡性循環。

 

不是每個人火氣都一樣大 - 基因也有關係

每個人的情緒反應本來就不一樣,這當中「基因」也扮演了很大的角色。

例如,如果您帶有多巴胺D2受體基因(DRD2)的變異,您的受體數量可能比較少,反而讓大腦製造更多多巴胺,火氣就會比較容易上來。又或是如果您的單胺氧化酶A(monoamine oxidase A, MAO-A)功能比較低,特別是男性,那就更容易衝動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多巴胺轉運體功能異常,讓多巴胺在神經突觸之間停留太久,造成情緒反應更強烈。

這些基因不是「壞」,只是讓我們在情緒處理上需要多一點覺察與練習。也許您就是比較敏感的體質,那麼,更有理由去找到適合自己調節的方法。

 

生活裡的情緒小線索 - 您其實早就察覺了

如果您最近覺得一點小事就容易不爽、很快就心煩、講話也比較容易衝,甚至爭執完還會有點「說不上來的爽感」,那可能就是大腦的多巴胺系統在過度活化。

有趣的是,很多生活習慣其實會加重這種情況。像是:

  • 熬夜
  • 長期壓力
  • 吃太多甜食或油炸物
  • 喝過多含咖啡因飲料

這些都會讓多巴胺的波動變劇烈,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情緒調節能力。

我常鼓勵患者試著記錄每天的睡眠、飲食和心情,會發現情緒起伏常常跟生活狀態密切相關。當我們願意觀察,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。

 

生活建議 - 從了解自己開始,不是壓抑自己

我們不需要當完美的人,也不是要壓抑情緒,而是「找出自己的節奏」,跟大腦和平共處。以下這幾個方向,是我真心推薦大家可以在生活中練習的:

  • 規律睡眠:固定時間入睡與起床,大腦才能穩定釋放多巴胺。熬夜容易讓情緒失控,這是科學證實的。
  • 平衡飲食:避免太多高糖、精緻澱粉與咖啡因。多吃富含酪胺酸(tyrosine)與色胺酸(tryptophan)的食物,例如豆類、堅果、全穀、深綠蔬菜,這些是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原料。
  • 適量運動:有氧運動(像快走、游泳)和阻力訓練都能幫助大腦正常釋放多巴胺,情緒會更穩定。
  • 情緒練習:正念冥想、腹式呼吸、溫和瑜伽等,都能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,幫助大腦冷靜下來。
  • 不要害怕求助:如果您覺得情緒真的影響到家庭、工作或生活品質,請及早跟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聊聊。越早介入,效果越好,而且現在的治療方式也越來越溫和、有效。

 

了解體質,是您給自己最好的溫柔

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責怪自己「個性不好」,但其實這是一場誤會。情緒反應不是單靠意志力可以控制的,它背後有著一整套大腦與基因的機制。

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、懂得察覺自己的情緒起伏,才有可能真正改變。我們不是要把自己變成聖人,而是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、穩定、有餘裕的生活狀態。這就是科學與生活最美的結合方式。

參考資料
Psychopharmacology (2025) - Dopamine modulation of aggression

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00213-025-06893-w

 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