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Nature》揭露:腸道菌多樣性,是強大免疫的基礎,打敗癌症的隱形關鍵

《Nature》揭露:腸道菌多樣性,是強大免疫的基礎,打敗癌症的隱形關鍵

《Nature》揭露:腸道菌多樣性,是強大免疫的基礎,打敗癌症的隱形關鍵

《Nature》揭露:腸道菌多樣性,是強大免疫的基礎,打敗癌症的隱形關鍵

如果您總是認為打敗癌症靠的是藥物多強、療程多新,那麼2025發表在《Nature》的研究,可能會讓您眼睛一亮。真正的關鍵,不只是藥,而是藏在您身體裡、每天跟著您吃飯、消化、睡覺的「腸道菌」。

這篇研究再次證明一件事:那些腸道菌多樣性高、好菌多的人,免疫反應更完整,治療癌症的效果也更好。

 

我們的免疫力,需要靠腸道菌幫忙

很多人聽到「腸道菌」還停留在「幫助排便」「吃益生菌就好」的階段。但事實上,腸道菌早就不只是消化的幫手,它們其實是免疫系統的訓練場,更是健康的幕後指揮官。

這篇來自日本國家癌症中心的研究,就從癌症病人的糞便中找到關鍵答案。他們發現,腸道菌多樣性越高的病人,身體的免疫反應越強,CD8+ T細胞(負責對付癌細胞的主力)越活躍,對免疫治療反應也更好,甚至連整體的存活期都顯著拉長。

相反地,如果腸道裡菌種單一、壞菌多,免疫系統就像少了導航的軍隊,該打仗的時候沒出現,治療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

 

好菌YB328,點燃免疫引擎的關鍵角色

在研究中,科學家從反應良好的病人腸道裡,找出一支新菌,名字有點長,叫做穆氏人腸微菌(Hominenteromicrobium mulieris, YB328)。這支好菌的功能非常特別,它能刺激腸道裡的 CD103+CD11b− 樹突細胞成熟,再讓它們跑到腫瘤現場,把訊息傳給免疫主力CD8+ T細胞,讓這些細胞不再「裝死」,而是起來對抗癌細胞。

研究中不只證明穆氏人腸微菌能啟動這條免疫通道,還發現當腸道裡的這支菌越多,治療反應越顯著。這不只是理論上的推測,研究數據更讓人心服口服。科學家把癌症病人按照腸道裡這支好菌的多寡分組,發現有這支菌的人,治療效果幾乎是沒有的人三倍以上。

如果換成老鼠做實驗,效果更是一眼就看得出來。腸道裡有這菌的小鼠,配合PD-1免疫治療,腫瘤縮得快、免疫細胞反應強,像IFN-γ這種抗癌訊號大幅提升,連腫瘤裡的CD8+ T細胞數量都增加許多。反之,沒有這支菌,或者腸道裡被壞菌(像P. vulgatus)占據的小鼠,不僅腫瘤控制不住,免疫反應也整個「發不動」。

這等於讓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可能:不是免疫療法無效,而是您腸道裡缺了一個啟動鍵。

 

多樣性,是腸道的底氣,也是免疫的保證

這篇研究也很清楚地指出,腸道菌「多樣性」的重要性。簡單來說,菌種越多樣、越豐富,整體腸道生態越穩定,免疫力也越強。
而且這個多樣性,不只是實驗室數據,而是真實影響病人「治療反應」「免疫細胞表現」「生存期」的關鍵指標。

這就像是打仗時的兵種配置,如果腸道裡只有單一部隊,敵人換了招,防線就被突破。但如果是多元兵力、互相支援,整體戰力自然更完整。

 

我們能從生活裡做的,是從今天吃的第一口開始

目前這穆氏人腸微菌還買不到的,但是要讓腸道菌多樣起來,也不是單靠一瓶益生菌就行,而是日復一日的飲食習慣。
膳食纖維,是好菌最愛的養分,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全穀類都是天然的益菌肥料。
過多精緻糖、油炸食物、加工食品,則是壞菌的溫床。

而睡得好、心情穩、作息規律,也都能幫助腸道菌維持多樣與平衡。這些看似小事的習慣,正在一點一滴地改變您的免疫力,甚至影響未來對癌症的應對能力。

 

讓好菌變多,是讓免疫不迷路的開始 ; 癌症治療的轉機,從一個多樣的腸道開始

我們都希望身體強壯、免疫好、遠離疾病。這篇研究給了我們一個簡單卻強大的訊息:
不單是更強的藥,同時需要多且好的腸道菌,才讓免疫更有方向。

所以,與其擔心下一次健檢報告的紅字,不如從今天開始,為腸道種下多樣化的健康菌群。這不只是為了現在的健康,也是為了未來的治療留一扇窗。

參考資料
Microbiota-driven antitumour immunity mediated by dendritic cell migration, 2025
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5-09249-8

 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