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基因調控大解密》書評 關掉壞基因、開啟好命運 - 一本讓人忍不住想改變的好書

《基因調控大解密》書評 關掉壞基因、開啟好命運 - 一本讓人忍不住想改變的好書

《基因調控大解密》書評 關掉壞基因、開啟好命運 - 一本讓人忍不住想改變的好書

《基因調控大解密》書評
關掉壞基因、開啟好命運 - 一本讓人忍不住想改變的好書

我們是不是常常聽人說:「我體質差啦,天生比較容易生病」「我爸媽都有糖尿病,我八成都逃不掉吧」甚至「這是遺傳的,我能怎樣?」這些話,我們聽過,也說過。但《基因調控大解密》這本書,就像是在我們心裡悄悄點了一盞燈 - 它提醒我們:基因雖然不能改,但命運不是被寫死的,只要我們願意認識基因調控,就能在後天找回身體的主控權。

這本書的作者陳振興博士,是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博士,不僅長年參與國際醫學合作,更曾任教科文組織駐法國巴黎參事,並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南歐協作中心高級顧問。他的視野不只放眼國際,更聚焦在我們每一個人最真切的問題:難道我們只能被基因決定一生嗎?

陳博士這些年來深入研究健康與生技產業,與世界各地的專家共同探索一個關鍵的觀念: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,其實早就設計好了一套「基因調控系統」— 雖然無法改寫基因本身的密碼,但可以透過後天的行為、環境與生活方式,影響這些基因「是否被啟動」。

也就是說,與其問「為什麼我會得這種病」,我們其實更應該問的是:「我能不能做些什麼,讓它不發作?」

 

原來,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自己的基因開關

這本書不只是講基因,更講的是「我們怎麼活」,以及「怎麼活才有選擇」。我們每天吃的東西、作息時間、運動量、心情起伏,甚至是否持續被壓力壓著喘不過氣來,都會以肉眼看不見的方式,改變我們的基因表現。

從嬰兒長牙、青春期抽高、到中年以後容易發胖,這些都不只是自然老化的結果,而是我們體內的開關系統,在默默調整基因的開與關。

而很多像癌症、自體免疫疾病、甚至憂鬱症,其實不一定是「基因壞了」,而是基因在錯的時間、錯的地點被打開了。這本書就像人體的「程式操作手冊」,教我們怎麼讓好基因被妥善利用,壞基因則靜靜待著,不出來搗亂。

 

從玉米、酵母菌,到乳糖操作子,每一頁都說明:我們其實一直都在參與基因調控

最難得的是,這本書把複雜的生物技術,轉譯成我們聽得懂的語言。它從1944年芭芭拉發現玉米的基因會「搬家」開始,帶我們走進一段段令人驚呼「原來早就有證據」的科學旅程。也許您不知道,連最常見的腸道細菌,面對乳糖的時候,也會啟動一整套精密的開關機制 - 這就是後來科學家發現的「乳糖操作子」,一個讓我們理解什麼叫「環境影響基因表現」的經典案例。

每一個科學故事,說的其實都是一件事:我們雖然改不了DNA的原始密碼,但我們可以透過了解這些「開與關的邏輯」,來改變基因在我們體內的行為方式。

這些技術也許看起來離我們很遠,但書裡提醒我們 - 生活裡的每一個選擇,其實就是最原始、最溫柔的基因調控。

 

基因不是壞人,錯的是開錯了開關

很多人會說:「我就是有癌症家族史,能怎樣?」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更積極的回應:「您沒辦法改變遺傳的基因,但您可以決定它要不要被打開。」

那就是「基因調控」的力量。它讓我們有機會去問:「我今天吃的這頓飯,會不會激活壞的基因?」「這段壓力太大的日子,會不會讓免疫系統失控?」這些看似微小的提問,其實都在幫助我們重啟身體的主動權。

 

理解「調整基因」,就是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未來

這本書不是冷冰冰的醫學教材,而是一本會讓您讀著讀著,突然想起:「也許我可以更早睡一點」「也許我該換個吃法」「也許我不是真的沒救」。這些「也許」,就是轉折的起點。

當我們意識到:身體不是只有基因,而是有一整套可以操作的調控系統,健康就變成一種可以練習的選擇,而不再是被迫接受的命運。

 

推薦給正在找回身體主控權的每一個人

如果您曾經懷疑過「我是不是注定要生病?」「我的家族病史是不是判了我無期徒刑?」那麼《基因調控大解密》會是一把很關鍵的鑰匙。

它不是告訴您要「改變基因」,它教您怎麼去「理解基因」,然後,從飲食、運動、情緒、睡眠、甚至想法開始,做出一個個對自己有利的小決定。

因為真正改變命運的,不是基因,而是我們對基因的態度。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