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也會喚醒癌細胞?一場病毒感染,竟讓乳癌轉移回來了

感冒也會喚醒癌細胞?一場病毒感染,竟讓乳癌轉移回來了

感冒也會喚醒癌細胞?一場病毒感染,竟讓乳癌轉移回來了

感冒也會喚醒癌細胞?一場病毒感染,竟讓乳癌轉移回來了

有些敵人,不是被打敗,而是躲起來。
對許多癌症康復者來說,我們總以為治療結束後就可以鬆一口氣,日子也慢慢回到正軌。但一篇發表在2025年《自然》(Nature)期刊的研究,卻像一記警鐘 : 一場感冒,可能讓沉睡的癌細胞重新甦醒,悄悄在肺裡重新擴散。

這不只是動物實驗的結果,連數萬名人類資料都證實:病毒感染後的癌症復發風險,真的會上升。

 

病毒不是只有咳嗽流鼻水那麼簡單

我們對流感或 COVID-19 的印象,大多是喉嚨痛、發燒、咳嗽幾天就過去了。但研究團隊發現,這些病毒會讓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轉移細胞「甦醒」,進入快速分裂狀態,甚至在短短兩週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。

而這些癌細胞,其實早就存在肺部,只是原本靜靜地「裝死」,沒人察覺。一場病毒感染,就像按下了它們的開關,讓它們開始大舉反攻。

 

潛伏十年的癌細胞,等的就是這一刻

乳癌的轉移細胞,在治療之後,常會偷偷藏在肺、骨頭或肝臟裡,不發作也不擴散,維持一種沉睡的狀態。有些人可以這樣安然無恙十年、二十年。

但只要身體出現劇烈變化,像是感染、手術、甚至壓力,這些「休眠」的細胞就可能被喚醒。這次的研究就發現,一場流感或 COVID-19,足以讓它們瞬間活躍起來,在肺裡大舉擴張。

 

關鍵元兇:白介素-6,讓癌細胞甦醒的火種

這一切的背後,其實是一種我們很熟悉的發炎因子:白介素-6(IL-6)。
每次感冒發燒、肌肉痠痛,IL-6 都會上升。而現在,我們知道,這個看似「正常免疫反應」的因子,其實也會刺激癌細胞醒來。

在老鼠實驗裡,只要把 IL-6 的基因拿掉,就算病毒感染,癌細胞也不會有反應,依然繼續沉睡。這說明,IL-6 就像一把火柴,而病毒感染,就是劃火柴的那一瞬間。

而這不只發生在流感病毒上,新冠病毒也能透過同樣的 IL-6 機制,喚醒肺裡的乳癌轉移細胞。

 

CD4+ 細胞:本來是幫手,卻變成幫兇?

更令人驚訝的是,原本應該幫忙對抗癌細胞的免疫細胞 CD4+ T 細胞,竟然在病毒感染後變成癌細胞的保護傘。

它們會形成肺部的淋巴組織,反而去壓抑可以殺死癌細胞的 CD8+ T 細胞,讓癌細胞「甦醒之後不但沒被殺,還住進了堡壘裡」。

研究發現,只要移除 CD4+ 細胞,CD8+ 的活性就恢復,癌細胞也跟著被清除。這提醒我們:癌細胞不只是靠自身復活,它還會「綁架」免疫系統來保護自己。

 

這不是只有老鼠會發生,人類也一樣

這樣的現象,也真實出現在人類身上。

研究團隊分析英國 UK Biobank 和美國 Flatiron Health 的大型資料庫,發現曾罹癌的康復者,只要感染過 COVID-19,接下來的幾個月內,癌症相關死亡率和肺轉移風險都明顯上升。

其中,乳癌患者在確診 COVID-19 後,罹患肺轉移的風險提高了 44%。甚至有些人,早在十年前就康復了,卻因一場病毒感染,癌細胞死灰復燃。

 

病毒來襲時,癌症康復者該怎麼保護自己?

癌症康復者:每一場病毒感染都值得認真對待。

建議在感染之後,與醫師討論是否追蹤以下幾項指標:

  • 白介素-6(IL-6)濃度
  • C-反應蛋白(CRP)
  • 白血球與嗜中性球變化

這些發炎指標,能幫助我們早一步察覺癌細胞是否有活躍的跡象。

同時,飲食與生活習慣也要跟上。建議攝取有助降發炎的食物,例如:

  • 深綠色蔬菜(花椰菜、菠菜)
  • 魚類、亞麻籽等富含 Omega-3 的來源
  • 薑、蒜、薑黃等天然辛香料
  • 莓果類、橄欖油、酪梨等抗氧化食材

別忘了,睡眠、壓力管理和適度運動,也是幫助免疫系統穩定的關鍵。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,就是癌症康復者生活裡最好的「盾牌」。

 

病毒是一時的,身體的平衡是一輩子的功課。

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疫苗,還要更新對癌症風險的想像

這篇研究讓我們重新思考一個觀念:「病毒感染,不只是肺炎或發燒,更可能是癌症復發的導火線」。

也許我們不該再把感冒當成小事,尤其對曾經與癌症奮戰過的朋友來說。未來,也許可以透過 IL-6 抑制劑(像 Tocilizumab)或免疫調節藥物,降低病毒引發的轉移風險。但在那之前,我們最好的武器,就是意識與提早行動。

「戰爭也許打完了,但藏在暗處的敵人,還在等一個機會。」

參考資料:
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awake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ells in lungs. Nature 2025.

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5-09332-0

 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