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為什麼一直發炎?原來是日常習慣把免疫細胞訓練成神經質戰士

身體為什麼一直發炎?原來是日常習慣把免疫細胞訓練成神經質戰士

身體為什麼一直發炎?原來是日常習慣把免疫細胞訓練成神經質戰士

身體為什麼一直發炎?原來是日常習慣把免疫細胞訓練成神經質戰士

有沒有那種感覺?身體好像哪裡不對勁,說不上是哪裡不舒服,就是整個人懶懶的、腦子常常卡卡的、常覺得疲倦,甚至連關節、腸胃、皮膚都有點敏感。但去做健康檢查,數字看起來都還可以,醫生也說沒什麼大問題。

可您心裡知道:「我真的不太對勁。」

這種「說不上來的怪怪感」,其實很可能就是慢性發炎在作祟。而最關鍵的是 :這種發炎不是天生的,也不是哪一天突然發生的,而是身體被一點一滴「訓練」出來的。

是的,您沒聽錯。這不是比喻,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細胞裡的事。免疫系統其實會「記住」我們吃下的、生活裡的那些錯誤訊號,然後開始默默地進入發炎狀態,像是隱形的火苗在體內慢慢燒,燒得我們沒病,卻也不好。

 

免疫細胞也會「記住」日常的習慣,然後開始反擊

我們的免疫系統本來是保護我們的,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警衛隊。但新的科學發現,它不只是會當場反應,還會留下「記憶」。

重要的是,這種記憶不一定是好事。如果吃太多炸的、甜的、加工的、久坐、壓力大,這些都會讓身體以為自己一直在「遭受攻擊」。久而久之,免疫系統就會被訓練成「看到什麼都想開槍」的過度反應狀態。

這種我們稱為「訓練型免疫」(Trained Immunity)的機制,一旦被錯誤啟動,就會進入一種慢性發炎的迴圈,而且越來越難關掉。

 

很多慢性病,都是這樣慢慢燒起來的

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甚至是痛風,其實都和這種「低度但持續的慢性發炎」有關。

比如說,當我們吃進太多精緻糖,血糖升高,免疫細胞會留下「高血糖的記憶」。即使之後血糖降下來,它還是會繼續發炎。這種現象叫做「高血糖記憶」。

又比如說,氧化膽固醇(oxLDL)會讓免疫細胞誤以為有壞人入侵,長期下來,它們就會在血管裡建造「泡沫細胞」,造成動脈硬化、心肌梗塞。

尿酸過高的人也一樣,有些人不一定痛風發作,但身體內部的免疫系統早就已經在「靜悄悄發炎」,這些火苗隨時可能燒起來。

 

不是吃太多,而是吃錯太久。不是老了,是發炎太久。

這句話真的很重要:很多人不是老化,而是因為慢性發炎導致提早老化。疲倦、代謝差、血糖控制不好、容易感染、腸胃敏感、情緒低落,很多症狀,其實都可能和免疫系統「一直處在打仗狀態」有關。

最讓人意外的是:這些免疫細胞被錯誤訓練之後,會把錯誤訊息留在幹細胞裡,也就是連未來長出來的新細胞,可能都會有「錯誤的記憶」。

那該怎麼辦?還能改變嗎?

 

好消息是:我們有機會,重新教會身體什麼才是正常狀態

這並不是無解的事。新的研究也指出,飲食、運動、睡眠、壓力管理,其實都能「重新訓練」免疫系統,慢慢地讓它回到正常的節奏。

● 吃得對,是最根本的開始
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堅果、深海魚,減少加工食品、油炸品、糖飲、精緻澱粉。
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的事,背後其實是為了調節細胞的代謝與基因表現,讓免疫系統別再誤判敵人。

● 給腸道菌好食物,它們會幫您抗發炎
膳食纖維、發酵食品(像泡菜、優格、味噌)會產生短鏈脂肪酸,像丁酸(butyrate),能讓免疫細胞「冷靜下來」。
這就像是「天然的消炎藥」,卻是來自日常飲食。

● 不餓自己,但給身體一點空間喘息
間歇性斷食、或控制餐間間隔,都能讓代謝重新調整。
也許剛開始有點難,但一段時間後,身體會告訴您:「這樣我比較舒服。」

● 睡得好,壓力少,身體才不會一直備戰
熬夜、壓力、焦慮,會讓免疫系統誤以為「危機四伏」。而放鬆、運動、深呼吸、走入大自然,其實就是最溫柔的身體對話:「沒事了,你可以休息了。」

 

每一天的選擇,都是在寫下明天的健康狀態

您不是突然發炎,也不是突然生病。那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身體記憶。但也因為這樣,只要願意改變,每一餐、每一夜的選擇,都能幫助細胞一點一點復原。

就像一位曾經走錯路的老朋友,免疫系統只是需要一點時間,被好好帶回正軌。而這條回家的路,就從「吃對、睡好、動起來」開始。

參考文獻
Metabolic dysregulation of trained immunity in immune aging and the impact of dietary patterns. 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. 2025

https://journals.physiology.org/doi/epdf/10.1152/ajpcell.00153.2025

 

 

 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