穩定運動幫助失智大腦自我修復!關鍵病變垃圾:類澱粉蛋白、神經糾結都減少,睡眠、記憶同步變好了

穩定運動幫助失智大腦自我修復!關鍵病變垃圾:類澱粉蛋白、神經糾結都減少,睡眠、記憶同步變好了

穩定運動幫助失智大腦自我修復!關鍵病變垃圾:類澱粉蛋白、神經糾結都減少,睡眠、記憶同步變好了

穩定運動幫助失智大腦自我修復!關鍵病變垃圾:類澱粉蛋白、神經糾結都減少,睡眠、記憶同步變好

病人家屬常會說:「我爸最近不只是記憶力差,白天精神過頭,晚上又睡不好,一晚起來三四次,整個人好像被換了一個靈魂一樣。」

這樣的狀況,真的很多阿茲海默症病人都會發生,而且通常比健忘還早出現。睡不好、日夜顛倒,不只是生活困擾,更是大腦在告訴我們:「我這顆生理時鐘,壞掉了。」

而這個時鐘的位置,就在視交叉上核(suprachiasmatic nucleus, SCN),是大腦負責控制白天該清醒、晚上該入睡的重要開關。一旦它亂了,腦袋就會跟著越來越亂,甚至加速失智惡化。

 

失智不是只能靠藥,穩定運動其實早就是大腦最天然的修復法

最近,大家都知道有藥可以「打針清除類澱粉蛋白(Aβ斑塊)」,因為這些東西是失智症裡最有名的「毒瘤」,越堆越多,腦袋越壞。但很少人知道,其實有更溫柔、更生活化的解方,那就是 - 穩定運動

2025年期刊《Alzheimer’s & Dementia》發表了一篇研究。找來阿茲海默症小鼠,讓牠們每天跑輪子(voluntary wheel running, VWR),跑了兩個月,結果比大家想像更有希望。

 

小鼠證明了一件事:動起來,腦袋裡的壞東西真的會減少

這些阿茲海默症小鼠,原本腦袋裡堆滿了磷酸化tau蛋白(p-tau231),這是讓神經細胞一步步走向死亡的「垃圾」。但經過穩定運動後,這些垃圾減少了35%

不只這樣,負責穩定腦袋神經訊號的GABA神經元,原本活性也掉下來了,但運動之後,VGAT活性提升38.7%,軸突蛋白提升74.5%這些數字代表,神經細胞從原本萎縮、退化,慢慢有力氣站起來了。

而那個所有人都怕的類澱粉蛋白(Aβ斑塊),研究也發現運動能有效降低 - 海馬體少了60.4%,皮質少了57%這些堆積越多,失智越快,而穩定運動,卻能讓這些毒素悄悄被大腦自己清掉。

很多人以為,這只能靠打針、靠藥物,但這篇研究說得很清楚動起來,也能做到。

 

睡得穩,大腦才修得了

這些做運動的小鼠,不只大腦垃圾少了,連睡眠也整個變好。原本白天亂跑、晚上睡不著的行為,變得穩定了快速眼動睡眠(REM)和非快速眼動睡眠(NREM)幾乎翻倍,睡眠碎片化大幅減少。

背後原因其實很單純,大腦裡那顆已經亂掉的生理時鐘,BMAL1、REV-ERBα、RORα這些基因,因為運動被重新調整回來了白天動一動,晚上自然比較好睡,這不只是感覺,而是科學。

 

睡好了,記憶力也跟著回來了

研究最後也證實,這些AD小鼠經過運動之後,做水迷宮、Y迷宮等測試原本很差的空間學習、記憶能力明顯變好這不是偶然,而是大腦病變真的有在改善。

不過,正常小鼠運動不見得會更聰明,但對已經在走下坡的腦袋來說,運動就是能把牠拉回來的救命繩。

 

這雖然是小鼠的研究,但對我們人類,卻是一盞很清楚的明燈

這篇研究清楚告訴我們生活裡穩定運動,不只是身體健康,更是腦袋的保養。 運動能減少失智兩大核心病變tau蛋白與類澱粉蛋白堆積,還能改善睡眠、修復神經,連記憶力都能拉回來。

重點是,不用跑多快,不用跑多累,而是 - 穩定、規律。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快走、慢跑、騎腳踏車、游泳,這些簡單又實際的選擇,就能讓腦袋維持清楚有力,不被病變帶著走。

與其等昂貴的新藥,不如從今天起,陪爸媽出去走走,甚至拉著自己一起養成習慣,因為這不只是為了健康,更是為了以後的腦袋清清楚楚、睡得穩穩當當。

 

參考資料:
Voluntary wheel running mitigate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’s disease model mice, Alzheimer’s & Dementia, 2025

https://alz-journals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lz.70314


 

 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