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不舒服?其實兇手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:從慢性發炎到胃癌,原來一切早有跡可循

胃不舒服?其實兇手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:從慢性發炎到胃癌,原來一切早有跡可循

胃不舒服?其實兇手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:從慢性發炎到胃癌,原來一切早有跡可循

胃不舒服?其實兇手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:從慢性發炎到胃癌,原來一切早有跡可循

根據2025年《Nature Medicine》發表的研究有個令人吃驚的數字 : 全球預估在 2008-2017 年出生的年輕人當中,一生之中將有 1560 萬人 罹患胃癌,其中 76% 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。 更值得警惕的是,這些未來胃癌的個案有 2/3 集中在亞洲但非高盛行率國家(如非洲)也因為人口結構改變,未來胃癌人數恐增加六倍。這份研究再次提醒我們,預防幽門螺旋桿菌,是全世界都應該重視的公共衛生戰略尤其針對年輕族群,推行「檢查與根除」計畫,將是改變未來癌症地圖的關鍵。

從醫師的角度來看,這隻細菌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影響,遠遠超乎您的想像。它不只讓我們胃痛、胃脹,更可能一步步把我們推向胃癌。聽起來很可怕吧?但這背後的原理,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單純。

 

慢性發炎,從來不是「小事」

我們的身體,其實很聰明。當有細菌入侵,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啟動防禦機制,這也是所謂的「發炎反應」。但如果這場戰爭沒完沒了,反覆打、反覆修復,身體的細胞就會開始失控,甚至走上癌變這條路。

幽門螺旋桿菌的CagA蛋白,會悄悄開啟名為 NF-κB 的發炎開關,讓您的胃一直處在「慢火慢燉」的發炎狀態。長期下來,這些慢性發炎不只讓胃細胞受傷,更會讓本來該幫我們抑制癌症的基因沉睡,像是細胞裡的守門人倒下了,壞事也就開始發生。

 

癌症不是突然來的,是一點一滴累積的結果

我們的細胞就像工廠,該停的時候停、該修的時候修,彼此分工合作。但當幽門桿菌進來,這些工廠的規矩開始被打亂。它會影響細胞內關鍵的路徑,像是 Wnt/β-catenin,本來是負責細胞生長、分化的好幫手,卻被幽門桿菌操控,變成失控的「癌幹細胞製造機」。

另一條 PI3K/AKT/mTOR 路徑,原本是細胞的防護罩,卻被幽門桿菌反過來利用,讓細胞變得不怕死、不怕老,更容易轉移擴散。而本來該幫忙控制細胞增生的 Hippo-YAP 路徑,也會被它關掉,讓癌細胞一路衝刺。

這些路徑交錯在一起,變成一場難以收拾的癌變連鎖反應。

 

DNA受損,才是真正的無聲殺手

慢性發炎不只是讓細胞失控,更可怕的是讓 DNA 這本「生命使用說明書」不斷受損。幽門螺旋桿菌會誘發大量活性氧,破壞 DNA、產生突變,尤其是關鍵的 p53 抑癌基因,被破壞之後,細胞再也沒有剎車。

久而久之,這些小傷口累積成大漏洞,細胞修不回來,癌症也就在這個時候悄悄成形。

 

胃黏膜的屏障崩壞,是癌細胞擴散的第一步

我們的胃黏膜原本有一層緊密的保護網,靠著像 ZO-1 這些蛋白把細胞拉得緊緊的。幽門螺旋桿菌卻會偷偷鬆動這些鎖鏈,讓細胞間出現破洞。這些漏洞讓癌細胞更容易擴散、轉移,甚至成為癌症惡化的起點。

 

幽門桿菌哪邊來的?如何遠離它?從生活習慣開始

如果我們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,答案其實很簡單,但需要從日常做起。

飲食衛生真的很重要。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透過口口傳染或污染的食物、水源傳播。共餐時記得使用公筷母匙,別共用筷子、杯子或牙刷。外食時避免生食來路不明的食材,飲水選擇煮沸或瓶裝水,這些都能減少風險。

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。若家人有感染記錄,其他成員最好也安排檢查,因為這不是一人問題,而是家庭裡互相影響的健康。

提升免疫力,從生活基本功做起。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、適當運動,這些看似老生常談,卻是真正幫助身體對抗感染的底氣。

定期檢查,別等症狀出現才行動。如果家中有人有胃癌病史、自己曾有胃潰瘍、或長期有消化不良的問題,主動安排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(吹氣測試、糞便檢查、胃鏡) 是一個負責任的選擇。一旦感染,透過抗生素與胃藥搭配的「根除療法」,多數人都能成功治癒。

 

我們可以改變,從現在開始就不嫌晚

「慢性發炎,是癌症最好的溫床。」

如果我們能提早解除這顆隱形炸彈,未來就能少走很多冤枉路。畢竟,癌症不是命中注定,而是選擇的結果。

參考資料
The inters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: signaling pathway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,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(2025)
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journals/cellular-and-infection-microbiology/articles/10.3389/fcimb.2025.1601501/full


Global lifetime estimates of expected and preventable gastric cancers across 185 countries, Nature Medicine (2025)
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91-025-03793-6

 

 

 

標籤